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匡奇燃 冯浩 黄倩倩)春风送暖,喜讯悦人! 2020年3月3日,册亨县迎来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正式脱贫摘帽、与全省24个县同时退出贫困县序列。自此,册亨县告别千百年来的深度贫困。 在这个播种的季节里收获。这样的喜讯,让每一个册亨人闻之振奋,也让每一个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册亨供电人,心中感到自豪、脸上洋溢光彩。 脱贫攻坚全员参与、全民皆兵。在这场输不起的战役中,南方电网贵州兴义册亨供电局主动扛起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坚持以“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以电力扶贫为主线,同步推进定点扶贫、结对帮扶、公益扶贫,为册亨县脱贫攻坚持续输送着动力。 脱贫攻坚若是考场,册亨供电局则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合格的供电人答卷。 ![]() 突破瓶颈,架起458.848公里民生线 自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册亨供电局紧密结合册亨实际,以电力扶贫为主线,统筹推进扶贫工作。 脱贫攻坚要打好四场硬仗,基础设施硬仗中,供电就是其中一员。脱贫攻坚号角初响时,册亨县贫困程度深,74个贫困村因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物资运输难,施工难度大,用电长期滞后,各种因素制约着老百姓脱贫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6年来,册亨87540群众搬出大山,册亨县在县城、集镇共建成15个安置点共计18023套安置房。 册亨供电局紧盯全县整体脱贫出列时间节点,精心组织施工队伍和物资材料,2014年来共计投资3.6013亿元,按照时间节点为安置点做好电力配套设施建设,6年共架设中低压线路458.848公里,10kV及以下配变416台。同时在2019年年中,完成了所有贫困村配电网改造和易地搬迁群众的供电需求。 在家办小动力加工的人多了;不再为用电发愁了;串户线整齐规范,用电安全了……老百姓都说:“我家用上了安全电、放心电。” “为做好易地扶贫安置点的通电工作,供电局还定期对各家各户的线路进行检查,让大家用上放心电。”册亨县高洛新区新市民黄仕兴对搬后生活感到满意的同时,看着家里亮堂堂的灯光,再回想搬前昏黄昏黄的夜晚,幸福感油然而生。 ![]() 履行责任,为产业扶贫加足马力 要致富,产业是支柱。 “特别感谢兴义册亨供电局对我们光伏电站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扶贫光伏电站项目能够在册亨县圆满落地。”册亨县35kV板街光伏电站总经理赵维洲如是说。 这,是册亨供电局在产业扶贫方面的一个缩影。 在册亨,很多农村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村集体无产业、发展缺把劲;贫困户无主产、发展缺门路。找到合适的地方特点的产业,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 经多方反复论证,在册亨县丫他镇板街村发展光伏发电,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兴义供电局结合行业发展政策,因势利导,大力支持村集体和贫困户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产业,采取各种措施为光伏电站并网、电量消纳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他们带去了稳定可观的收益。 据统计,册亨县丫他镇板街光伏电站每年可为1000名贫困户带来3000元的收益,并持续到2038年,产业脱贫之路越走越宽阔。 册亨是林业大县。长期以来,林业经济是册亨人民增收的一条主要途径。糯米蕉、油茶、甘蔗、用材林……册亨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一个个致富产业,老百姓以产业为依托,鼓起了“钱袋子”。 在双江镇、岩架镇、丫他镇,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优质甘蔗。不少老百姓使用土法榨糖,换得一年里的一部分重要收入。 “电改前,红糖生产看天气,加工靠烧柴。”生产高峰窗口期,农户们总是提心吊胆,白天匆忙采收,夜晚通宵熬制,温度难控制、品质难保障、劳动强度大。”双江镇坝布村平乐组村支书黄正能说,现在有了稳定的供电作为支撑,老百姓就能生产出高品质的红糖了,感谢供电部门一如既往的支持。 近年来,为扶持红糖加工厂生产发展,册亨供电局建起多台变压器,同时上门为农户科普电气设备制糖的优势,大力推广“电能替代”,促进农村特色产业走内生发展、绿色发展、链式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 据了解,在实行电制糖后,仅因为产品品质提升,工人每天收入可达120-350元不等,使农村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中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 结对帮扶,为贫困群众注入发展动力 新建电杆163基,投入467.4万元新建变压器,更换电表500余块……这是一串有温度的数字,是册亨供电局给丫他镇板街村、板万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2019年初,册亨供电局接过沉甸甸的担子——帮扶板街、板万村,于当年脱贫出列。接到任务,该局立即派驻村工作人员前往两村开展帮扶工作,助力两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开启产业发展。 按照工作要求,册亨供电局8名结对帮扶干部定期走访板街、板万贫困户,保持与贫困户感情沟通和政策帮扶。在物质上给予帮助的同时,还共同在增收上想对策,谋出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许多贫困户种起了瓜、养起了林下鸡,既鼓了钱袋子,又树立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板街、板万村每年有410多年轻人外出务工,但由于没有技能技术,能做的就是出卖体力,干一些苦活累活,收入不高、工作难找。有一部分人员,不但没挣到钱,还要倒贴来回的路费。”丫他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向帮扶干部道出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帮扶队员曾勇得知情况后果断决策,通过技能培训班提高年轻人的技能技术,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把产业办到村里来,让大家不用出钱,不用外出,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我们今年动员了241户613人返岗就业种植油茶,计划在板街、板万种植优质油茶4500亩,到2022年可产油茶900吨,人均增收可达2000元。”帮扶队员刘鸿凌如是介绍。 扶贫,要扶志与扶智,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老百姓提高收入的同时,还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才能真正脱贫。驻村队员走村串户,悉心引导,转变老百姓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如今的板街村和板万村,正刮起了一场发展致富的新风。 ![]() 在册亨供电局的结对帮扶和各级各界的关心帮助之下,丫他镇板街、板万两个村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的10.33%降至2019的1.17%,实现脱贫出列。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工作目标,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的同时,全力服务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说这话时,册亨供电局党委书记曾涛话语铿锵。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