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彭典)3月8日,第110个国际妇女节。这天,远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的护士程小雪一早就收到了父母的微信祝福:“宝贝女儿,我们的女神,节日快乐!” 3月8日,是程小雪到武汉的第29天,回想从志愿报名驰援武汉到入驻方舱救治病患,一幕幕感动的画面仍不断浮现眼前…… “看,我今天这‘镯子’霸气吧,这么粗!”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程小雪,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队员,支援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她说,每天出舱后,大家会比一比防护服在手腕上留下的勒痕。 ![]() 不知所措时,一辆私家车停了下来 2月12日晚,程小雪第一次上夜班,由于不熟悉路线错过公交车。程小雪跟同事站在路边,焦虑地左右张望。 两人站了好几分钟,一辆车都没有。程小雪有点着急,一边等待,一边不停地拨打电话,联系下一班公交。 忽然,一辆黑色私家小轿车缓缓地停靠在她们身旁,司机摇开车窗:“你们俩要去哪?” “我们是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的护士,错过公交车,您能送我们过去吗?”程小雪试探地问。 “快上来,我送你们过去,这里晚上7点以后基本打不上车。”司机说。 ![]() 交谈中,程小雪了解到司机住附近,回家取东西,没想到碰到了她俩。 司机知道她们是贵州医疗队的,连声感谢,“谢谢你们这么远过来帮助我们,辛苦了。” “你也辛苦,要不是遇到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医院。谢谢您!”程小雪笑着说。 司机送她们到医院后,便匆匆离开。而程小雪还没来得及问他姓名。 程小雪说,自己是第一次来武汉,第一天上班,本来挺紧张,但遇到这位热心司机,一下子温暖了许多。 夜里帮盖下被子,患者们也很感激 夜里,走廊里能听到心电监护仪的嘀嘀声和吸氧时的咕嘟声。 “患者见不到家人,也没有人护理,我们照顾他们的生活,哪怕夜里帮忙盖下被子,他们也很感激。”程小雪说。 护士每天很忙,除了要帮助患者领取生活用品,还要发放一日三餐,分发药物、测体温、测指脉氧等。 ![]() 一天,一位60多岁的患者把程下雪喊过去,有点不高兴地问:“我的病怎么还没有好?核酸检测为什么还没排到我?” 程小雪解释:“您不要着急,治疗需要一个过程,核酸检测我们已经在安排,方舱患者多,需要一点时间,希望您谅解。” 患者不听,嘴里嘀咕着:“怎么这么不负责任?” “我说什么,他都给我‘怼’回来。”程小雪无奈地对记者说道,“我也能理解,人一旦生病了,大多都会着急。”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这位患者病情有所好转,终于对护士们不再“黑脸”。 前几天,他还主动提出要跟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第一次觉得被需要,是在方舱医院 相处久了,患者会悄悄给医护人员拍照,记录下她们忙碌的样子。每次一到患者床旁,患者都会叮嘱一遍,“保护好自己”。 平日里,一位年轻的患者很安静,不爱交流,喜欢看书。 熟悉后,他小声对程小雪说:“我们一家人都感染了,我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你一定要有信心,贵州来了这么多医护人员,一定会医治好你们的。”程小雪轻声安慰。 ![]()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这名年轻的患者看到了希望,主动当上了宣传员,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患者心情不好时,他还前去安慰。 进舱时,他带了电脑。这台电脑也成为了贵州医疗队的“工作电脑”,比如整理患者资料等。后来,医护人员们索性喊他为“方舱秘书”。 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写到:我们大多数人觉得自己不过是他人生命里的过客,但其实也许你在某些时刻是他人生命里的转折。 “看到这句话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第一次觉得被患者需要。”程小雪那一刻,再苦再累都值得。 程小雪跟同事在抖音上学习手语舞,以感谢患者的配合与理解。她没有想到的是,患者们看到这个视频后,也跟着学习,用来感谢医护人员。 编辑:曹轶 编审:李蓓 审签:王幸韬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