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消息称: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人谈鄂色变,面对脐橙之乡湖北秭归17万吨滞销脐橙,众多网友表示有心助农但担心传染不敢购买。真相: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柑橘院士”邓秀新表示,通过科学防疫,严格品控,湖北出来的水果是安全的。果蔬是不可能与人传染的,不要对湖北水果歧视。(3月9日《澎湃新闻》) “湖北的水果不能吃”“武汉的农产品不能买”“外地的蔬菜不能要”“外地的猪肉要小心吃”,这都是疫情发生以来,在不少网络上和朋友圈流传出来的“善意提醒”。而最为严重的则是“湖北的水果不能吃”。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少“外地的水果”“外地的农产品”出现了滞销现象。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其实,这都是谣言。正如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柑橘院士”邓秀新所说的那样:通过科学防疫,严格品控,“湖北出来的水果”是安全的。果蔬是不可能与人传染的,不要对湖北水果歧视。问题是,科学道理是科学道理,老百姓能不能坦然面对“外地的水果”和“外地的蔬菜”等等,还不能只靠识破谣言。 3月8日,广东、陕西、黑龙江三省的10位女县领导相继走进直播间,通过“直播接龙”带货,帮助当地受疫情影响的农产品打通线上销售通道。这是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腾讯微视联合CCTV-17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央视三农”融媒体,共同策划发起的“微视抗疫助农,女县长们来了”直播带货活动。4个多小时的直播中,女县长们各显身手,徒手榨果汁、端出特色菜,甚至现场吃播,吸引了超过370万人次观看。但是,说句实在话,尽管经过了不懈努力,其实效果与预期还是有差距的。因为好多人还是担心“外地的水果”是否安全?“外地的蔬菜”是否安全?“外地的农产品”是否安全? 在网络上,一些网民甚至说“为了安全还是吃本地的农产品吧!”疫情带来的恐惧依然在人们心里萦绕而挥之不去。这也是农产品出现滞销的原因所在。揭露了谣言,还需要打消恐惧心理。因此说,有关部门必须多做些事情,一个方面是,需要更多科学家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一个方面是,必须加大农产品的溯源力度,保障采摘环节、运输环节的消毒安全;一个方面是,必须让人们的恐惧心理得到纾解。 防控疫情需要多些谨慎的心态。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太极端、太武断,我们必须相信科学,相信专家,相信事实。恐惧疫情,但别连累“外地的水果”。“外地的水果”没有错。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病毒,而不是“外地的人”和“外地的水果”。(郭元鹏)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