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8日表示,中欧班列复工率已达90%以上,今年以来开行量实现逆势增长,下一步国家将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促进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截止2月底,中欧班列今年已开行1132列,同比增长6%。疫情期间,成都、重庆、西安等重点的城市中欧班列保持常态开行。(3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 “9成以上复开”“开行量逆势增长6%”,数字的背后,我们看到发展中的中国铁路正满怀信心,在疫情防控延期复工的企业和个人看到希望,更为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出坚定的步伐。中欧班列复工,再次向社会、向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让经济建设乘温暖的春风砥砺前行。 中欧班列见证交通强国的实力与担当。到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现在离目标期限越来越近,剩下的都是最难走的路、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这紧经关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给目标的实现加大了难度。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的常态化运行,以及节后的逆势增长开量,都为克服疫情影响、加快经济建设带了好头。交通强国是目标和任务,更是责任和担当,中欧班列,将肩负交通强国的重任,努力加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铁路先行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当下,疫情防控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复工复产已经是当务之急。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今年的复工复产不同往年,需要的不止是对年前工作的简单接续,还需要的是复工人员的健康安全,是疫情防控物资的齐全准备。这时,交通运输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借力交通运输,才能让众多企业“有料”复工,众商家“有米下锅”,通达欧洲15个国家44个城市的中欧班列,更是将世界和中国联系起来,作为中国与欧洲各国厂家和商家、厂家和厂家、商家和商家的纽带,如春天的缕缕清风,往来中欧之间,衔接国内公路、民航、水运,为厂家和商家服务,激活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科学运筹,让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日可待。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将做好公路和铁路衔接,支持货源向运行较好的枢纽集结,进一步简化班列运输和通关手续,支持利用中欧班列扩大进出口。窥斑见豹,从对中欧班列的规划组织,我们可以预见到这一年,交通运输行业将在实现目标任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既有的多式联运,让各种交通运输形式发挥各自优势、补齐短板,为经济建设提供更为高效快速的服务。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为多样化的运输方式,让进出口贸易、物流快递发展得到更为合理的优化,更好地为商家和企业服务。 脱贫攻坚是今年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才往来、经济互动则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交通先行,正是在一路激活经济、人才发展,为脱贫攻坚备足“粮草”,畅通渠道。2020年,我们已经在年初经受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必然会在未来岁月里,迈过一道道难关。 正如9成以上中欧班列复工,汇集起决战全面小康社会的浩荡春风,尽锐出战,发起总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