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解冻以来,清镇市认真落实省、贵阳市关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两线”作战要求,以“动”制“静”,组织动员1000余名滞留本地的农村劳动力参与企业、坝区、合作社等生产管理,着力破解外地工人“回不来”缺工、本地劳力“出不去”浪费的难题。 一是宣传动员“搭便车”。依托乡镇各村组疫情防控排查力量,采取走村入户、喇叭广播等方式,积极主动向5000余名外出务工、创业返乡的群众宣传解读疫情预防、复工复产、扶贫产业等政策知识,提升脱贫攻坚认同感。借助微信、QQ等新媒体媒介,推送政策法规、先进典型、扶贫产业等信息1000余条次,2700余名返乡群众有意就近务工创业,参与农业产业发展。 二是坝区农社“建舞台”。聚焦15个坝区和7000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认真梳理疫情防控以来,“枫、蔬、果、茶”四大板块发展短板,听取吸纳外出务工、创业人员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引导当地劳动力积极参与坝区建设。完善合作社退出进入机制,根据外出务工、创业人员经验特长,优化职责分工,增强农业生产合作社在规模化、市场化生产引导作用。 三是企业能人“强带动”。强化属地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提供技术培训指导,解决就近就业难题。比如,长津公司就近招聘的40余名务工返乡村民,在防疫措施保障下,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指导,实现就近就业增收。同时,发挥致富能人带动,现身示范讲解,消除部分外出务工群众存在“家门口钱难挣挣钱难”的顾虑。比如,流长乡马场村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廖远祥,跟随疫情防控组宣传示范,动员20名返乡群众有意就近参与农业复工。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