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陶瓷技术历史最长久的国家,有考古证据可考的,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的陶瓷技术大体经历了手制、模制和轮制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可比喻为一个人的成长阶段:第一阶段是婴幼儿期,对应手制陶阶段;第二阶段是少年期,对应模制陶阶段和慢轮制陶阶段;第三阶段是成年期,对应轮制陶的快轮制陶阶段。
婴幼儿期
幼儿期的人还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要靠自己去学、去摸索,这个时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智人生活的时期,对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不了解,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可想而知,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在那个时候的背景下,偶然发现湿润的土是松软的,于是抓起一把土捏造或拍打成型,继而发现可以被捏成其他形状,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过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又在捏好的模型上按下了一个凹槽,发现可以装东西,形成了最早的陶器,手工制陶技术中捏塑法制造的陶器技艺,也是最简单的制陶技术。
我们在处于儿童期的时候,玩泥巴或者橡皮泥,已经知道用木棍或者其他工具了,在做好模型后,还会用其他的物品贴在上面,使其拥有图案。陶器制作技术对应的这一时期是手工制陶的泥片贴塑法和早期的泥条盘筑法。泥片贴塑最早出现在南方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人们逐渐知道运用其他辅助工具制作陶器。泥条盘筑出现在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北辛文化。这时期的陶器绝大多数为陶片,陶器中普遍参杂较多的石英砂粒,使用原始的模制技术、泥片贴塑方法及捏塑成型,器类简单,没有刻意的装饰,比较精美的有人面鱼纹盆和舞蹈纹盆装饰的陶器。慢轮制陶业开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们的生活中出现,直到后来的快轮制陶出现。
青少年期
这个阶段的人们已经出现审美意识,这个阶段与夏商周时期对应。这个时期,少年已经开始接近成年人,而陶器技术在夏商周时期也渐趋成熟。
在陶器烧制技术上,这个时期相对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胎体中的含铁量比较高,胎料未经精细的淘洗加工,质地较为粗糙。烧成温度虽较之前有了提高,但尚未完全达到成熟陶器的标准。此外,在烧成技术方面,由于窑内器物受热不均匀,造成器表颜色不一致,有的器物底部没有烧结,出现生烧现象等。陶器以一般的陶土作胎,烧成温度一般在700℃到800℃之间,烧成温度低于瓷器,胎体未充分烧结,一般都有较强的吸水性,敲之发声沉闷。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否定和提高,而这一时期某些精美的原始陶器物已足以表征它的创造成就和工艺水平。
夏商周陶器出现了圜底、圈底和三袋足的陶器底部器型,在考古发掘由土的完整器型中有陶鼎、陶鬲、彩绘陶鬲、尊和豆等等。但是在这个时期,制陶技艺依然是手制陶器,手工制陶是在慢轮制陶技术上对陶器进行修整。
成年期到转型期
成年期的人们已经开始总结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再加上时代技术的发展,就可以转变成为新兴的技术,如这个时期已经知道手锤和钉子怎么使用了。宋代时期的制陶技术已经开始出现模制陶器,模制陶器相对手制陶器而言,有了更大的变革,就如同我们成长一样,从懵懂到慢慢了解,开始转变一些方法,所以唐宋时期是从手制陶器到模制陶器的变革时期,也是慢轮制陶到快轮制陶变革的一个关键性阶段。春秋战国的青铜技艺给后来陶器的多种多样的器型很大启发,以至于春秋战国后,出现的陶器器型多如青铜器型。
陶瓷器对应的这个阶段是宋元时期。宋代的陶瓷窑址特别多,最著名的是宋代六大窑系,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和南方地区的龙泉青密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当时有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哥窑、官窑、定窑、钧窑,宋代尤以白瓷和青瓷居多,此后瓷器比较流行,窑口也比较多,瓷器产量比较大,并且瓷器在生活中实用,观赏方面有着陶器不可比拟的优点,所以瓷器成为主流。
宋代陶瓷技术工艺,从胎釉上看,北方窑系的瓷胎以灰或浅灰色为主,釉色互相媲美。例如钧窑釉,喻为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汝窑釉含蓄莹润、积堆如凝脂。建窑烧出的则是油滴、鹧鸪斑等神奇的结晶釉。南方窑系的胎质则以白或浅灰白色居多。景德镇窑的青白瓷色质如玉、碧如湖水。龙泉窑青瓷翠绿莹亮如梅子青青。哥窑的青瓷,釉面开出断纹,如丝成网,美哉天成,是一种独特的缺陷美。还有定窑瓷,其图案工整,严谨清晰的印花,让人叹为观止。耀州窑瓷,其犀利潇洒的刻花,给人们以流动的韵律美。追求釉色之美及釉质之美,宋人在制瓷工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
宋朝瓷器,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同时又千姿百态、各竞风流的气象,为中国人民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就如同人心复杂了一样,陶器出现了很多种类,器型也是多种多样,颜色也比以前更加精美,而且也不再俗气,更加高端大气。在器物上的花纹也不再是简单地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和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纹饰也多起来了。成年期的人,尤其是女性,希望自己无时无刻都美丽,就像这个时期的瓷,希望突破以前的局限,出现更加精美的器物。
此后,我国的制瓷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每个地方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制瓷作坊,这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我国陶器的一些传统技术,即使材料不再传统,某些过程不再传统,但一些技艺依旧是传统的。
现在的陶瓷器成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洗脸池、浴缸和碗具等生活用品,都是我国瓷器发展的结果。综上来看,每个时期的陶瓷器都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包括新石器时代简单的生活用品。陶瓷器在某一方面见证了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社会的变革也可以通过陶瓷器来考证。
陶瓷器从手工制方法到轮制方法的变革,一方面是我国陶瓷器的发展史,另一方面是我国各项技术的见证史。从手工制方法到轮制方法的技术变革,就如同一个人的前半生,从懵懂到后来的成熟。
来源:贵州民族报
本站文章来源为网络转载:
贵州网 » 中国各时期陶瓷器技术的发展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