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志们: 经州委、州政府研究决定,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表彰大会,表彰201名优秀教师、84名优秀班主任、25名优秀校长、2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10个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和10名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在此,我谨代表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州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州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见》,着力推进“十大教育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近3年来,共争取资金46.8亿元,完成项目建设4395个,新增校舍面积150万平方米。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4.79%;切实加强基础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4.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0.68%,今年高考全州再创佳绩,共录取一本学生2037名,二本以上6006名,排名全省第四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行3年免费中职教育,依托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兴义职中等高职、中职院校,加大职业人才培养力度;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全州3所高等院校共开设32个本科专业,20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达1.6万人。大教育平台稳步推进。依托以兴义市为中心辐射半径200公里近2000万人口的区位优势,我们划拨12.87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置换规划建设贵州洒金教育城,拟建10至12所中(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6万人,总投资120亿元。出台《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建设贵州康复保健学校、贵州天力信息技术学校、贵州商贸物流学校、金州旅游学校等一批民办学校,初步构筑起“一城五校一集团”的大教育发展平台。今年7月4日,全省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我州举行。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全州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扎根基层、辛勤耕耘,潜心教学、精心育人,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比如扎根基层、关爱留守儿童,荣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杨元松老师;敬老爱亲、贤惠坚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邵天英老师;坚守山村执教,为边远乡村学生利益积极建言献策的省人大代表黄德敏老师,以及今天获表彰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你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内涵,任劳任怨、呕心育人的可贵品质,以身立教、以德树人的时代精神。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有了这样一种崇高的精神,才托起了黔西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也必将创造黔西南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借此机会,我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州教育事业发展,讲几点意见: 要坚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实施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这一要求,黔西南州走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之路,最关键的是要靠人才去支撑,而培养人才最终要靠教育来保障。为此,全州上下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后劲,不重视教育就是失职、就是短视,抓不好教育就是不称职的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综合运用政策、公共财政等手段支持和引导教育发展,确保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促进我州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为黔西南更好更快发展打造“软实力”、提供“硬支撑”。 要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实施。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经验数据表明,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就可拉动GDP增幅提高9个百分点;在农村,教育水平提高10%,将使6%—7%的农民脱离农业。按照2300元的标准,目前我州还有69.15万贫困人口。针对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州情实际,我们必须深化对教育的再认识,把教育与民生结合起来,立足内需发展教育,办有用的教育,办符合我州当前历史发展阶段的教育,办扶贫的教育,办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的教育。学前教育方面,扎实组织实施城市、农村幼儿园建设计划,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基础教育方面,坚持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消除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保障贫困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教育,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职业教育方面,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依托“一城五校一集团”大教育发展平台,努力做到产学结合、企教结合,抓住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机遇,切实办好职业教育,让初中毕业流入社会的孩子就读各类职业学校,培养适合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方面,围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水平,利用好笔山书院等资源优势,加强与州外知名院校的交流合作,努力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等院校打造成有特色的高等院校。同时,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要坚持与时俱进加快教育综合体制改革步伐。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总结推广我州民办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鼓励和支持各县(市)、新区从实际出发,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发展教育的机制,创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深化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着力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投入保障机制,特别是继续推动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农村、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切实解决教师缺乏、生活条件差等问题。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灵活开放的教师管理体制,充分激发和释放教师队伍的生机活力。 要坚持营造尊师重教、助学兴教的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我们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尊师重教、助学兴教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大力宣传广大教师任劳任怨、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坚持为教育事业办实事。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每年都明确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要力的几件实事,落实责任,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今年,要为教育发展办好三件实事:一是借助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平台,选送200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实地培训;二是全面完成册亨、望谟、普安、晴隆4个县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任务;三是筹建教育科学研究院,切实解决教育科研“短腿”问题。 老师们,同志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希望全州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做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切实承担好让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在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建设中走前列、作表率。 最后,祝全州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师节、中秋节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