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在线讯 目前,为了顺利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国不少地方实行了驻村干部制度,寄希望于驻村干部的智慧与干劲,将一些贫困地区拖出发展的洼地,实现摘掉贫困帽,走进真小康的愿景。愚以为,实行驻村干部制度,还得加强驻村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思想建设工作,造就一批信念端正、心态平和、勤奋肯干、沉着、务实、奋进的驻村干部队伍。切实进一步发挥驻村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信念端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同时理想信念如果不端正、不健康,还会干出消极怠工甚至违法犯罪的事来,因此,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特别是健康的理想信念教育至关重要,一个驻村干部只有理想信念端正,心中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哪一个岗位、地方都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理想信念,才能在驻村干部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心态平和地迎接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才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坚定初衷,脚踏实地地干出一番成绩。才能真正发挥驻村干部的功用,真正实现带领一方群众攻坚克难,迈向小康! 二、心态平和。平和的心态是干一切事业的基础,没有平和的心态,没有冷静的深思,只凭三分钟的热情,心急火燎的精神风貌,注定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折腾百姓,不但不能带领群众致富,反而引起群众的反感。平和的心态,要以端正的理想信念为基础,要有打持久战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准备,要有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完整的规划,要有不改变贫困面貌就不放手的决心。时刻不断地调整内心的小波澜,坚决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平和而不失奋进的精神风貌开展驻村工作。 三、勤奋肯干。信念端正可以保持心态平和,心态平和可以深谋远思,但唯有将规划、计划落实到实际中去,勤奋苦干,才能使理想开花结果,才能使宏图大志化为群众的殷实富裕,才能使群众真正的走进小康社会。所以,不光要信念端正,心态平和,还得脚踏实地、勤奋肯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书写自己的传奇,在贫困落实的地方盛开群众的幸福之花。(通讯员 陈刚 梁胜立报道)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