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百姓受益于山地生态畜牧业” ——紫马乡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纪实 “这只羊子太大了,估计有80来斤。” “嗯,你估得差不多,有78斤。” “老王,你记一下,这只标号为43,有78斤,总共1404元。你在笔记本上数一数,看数目符不符,已经称了43只了。” 10月20日,坐落于晴隆县紫马乡兴阳村马拢组一荒山顶上的紫马原生态养殖场开业进羊,宽敞的运动场一角,养殖场主人之一的王仕贤与其他两位合伙人,正与几位售羊主人过秤称羊子。而在宽敞的运动场里,上百只花白相间的羊子有的在嬉戏、有的在食草、有的在追逐,你来我往,“咩咩”声此起彼伏,整个养殖场一片沸腾。 紫马乡地处晴隆县最南端,距县城64公里,有5个行政村79个村民组1.7万余人,全乡土地面积为104361.7亩,仅草地面积就占18614.6亩。 近年来,紫马乡和晴隆的其他乡镇一样,依托丰富的草山资源,按照晴隆县提出的“政府推动、农户主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的思路和实施“1238”工程(即围绕100万只羊的发展目标,发展2万户以上基本养羊户,每户饲养30只左右基础母羊,养羊户年均收入8000元以上)的机遇,大力宣传草地生态畜牧业惠农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大户带动、贴心服务、技术支持、综合配套以及村干部和致富能手示范等措施,鼓励百姓改变原单一散养为散养与舍饲养殖相结合的养殖方式,积极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深化和拓展了“晴隆模式”,让荒山披上了绿装,既保护了生态又发挥了效益。 兴阳村村委会主任王仕贤,看着别的村一些以前连送小孩上学都成问题的村民,现在由于养羊走上了富路,不仅把孩子送去兴义等地上了私校,而且居然还住上了“羊”楼,他心里不是滋味,他想,别的村村民为何会主动养羊,而咱村村民为什么怎样劝说,死都不干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既然自己是村干部,就带个头吧。”今年5月初,王仕贤决定自己带头养羊,决心带领村民养羊致富。于是,他与村支书商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支书。早有此想法的支书不仅满口赞同,而且认为养的规模要大。于是,他俩当即商量决定,再找一位活泼、机灵、耐劳的村民,三人合伙直接办个山羊养殖场,并决定选址于本村马拢组一较为空旷的荒山顶上。 经过5个多月的建设,10月中旬,王仕贤等三人合伙投资96万元新建的紫马原生态养殖场终于开场进羊了。该场占地4000余平方米,修建了羊圈、宿舍、生活用房、办公室、草料储藏室、消毒室、运动场、公路等。 “我们的羊圈有1500余平方米,可养羊1000余只,工程完工当天就购进了126只,我们要采取自己发展和购进补充的方式,在今冬明春发展到600余只,然后再逐渐扩大规模,养殖达到900—1000只,带领我们村更多村民走‘羊’路,发‘羊’财。”王仕贤对养殖场的规模早有打算,对带领村民养羊致富信心满满。 紫马原生态养殖场开场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周围群众纷纷赶来看热闹,其间,不少群众在议论,说是等王主任们养羊成功了,他们也要养。 栗树村梭竹组村民何跃林,今年已40岁有余,以前一家5口人都是靠耕种瘦薄的土地为生,虽不缺吃少穿,但手中总是没有多余的钱,走亲访友得靠东拼西凑,日子过多紧巴巴的。穷则思变。2011年4月,在村支书何廷帮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由于得到县草地中心的大力支持,何跃林开始草地生态畜牧业养羊,如今羊群从当年的46只发展到现在的160余只,年收入6—8万元,成了栗树村顶呱呱的养羊大户。 据栗树村村支书何廷帮介绍,目前,栗树村养羊户已有32户,羊存栏1300余只,并且有很多农户还在积极筹备,准备养羊。 其实,紫马原生态养殖场和何跃林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养羊,只是紫马乡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紫马乡党委、政府抓住晴隆县一系列草地生态畜牧业优惠政策,把草地生态畜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心,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广泛宣传,把草地生态畜牧业政策、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养羊效益给群众讲深讲透,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趋势和晴隆引进海权肉羊加工厂的作用和意义分析透彻,许多村民心里有了“定心丸”,纷纷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养羊,并取得了效益。 据晴隆县草地中心片区管理员兼技术员李大书介绍,截至目前,紫马乡5个行政村已发展养羊户120余户,羊存栏2600多只,其间不乏涌现出了李跃富、何跃林、何廷碧等养羊50只以上的大户40余户。在120余户养羊户中,收入最高的达8万元,最低的也有几千元,许多村民因养羊走上了富路,住上了“羊”楼,用上了“羊”家电,骑上了“羊”摩托,日子过得得意“羊羊”。 山地生态畜牧业是晴隆县山地经济的主打产业,今年8月,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在晴隆县调研时作了重要指示,晴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盘活山地经济,深化拓展‘晴隆模式’,把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成‘全省第一、全国有名’。 “山地生态畜牧业是晴隆县山地经济的主打产业,也是我们紫马乡的主打产业,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陈省长的指示精神,抓住晴隆县原有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刚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推进山地经济发展的意见》,按照晴隆山地生态畜牧业南部规划区的布局,建立和完善山地生态畜牧科技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山地生态畜牧业,助力晴隆建成“百万只羊基地县”,让紫马更多百姓受益于山地生态畜牧业。”采访结束时,紫马乡许春红乡长对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充满了信心。(通讯员 李拼鳌摄影报道)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