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金州在线 首页 全州资讯 本网原创 查看内容

筑牢精神家园助推黔西南“中国梦”

2013-7-12 21:56| 发布者: 天冷就回来| 查看: 557| 评论: 1|原作者: 张爽 石瑾|来自: 金州在线
摘要: 筑牢精神家园助推黔西南“中国梦”——黔西南州青年选调生“强、升、创”井冈山培训侧记 金州在线讯 黔西南州青年选调生“强素质、升能力、创佳绩”培训班首批学员围绕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井冈 ...
  筑牢精神家园助推黔西南“中国梦”
——黔西南州青年选调生“强、升、创”井冈山培训侧记
 

    金州在线讯  黔西南州青年选调生“强素质、升能力、创佳绩”培训班首批学员围绕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所有学员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展开班旗,在井冈山绿色的山林,红色的历史里领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精神,并将之转化为青年选调生参与共圆黔西南州“中国梦”的永恒推动力。

 

    八角楼的灯光照心中

 

    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灯光依然明亮。八角楼上的油灯,曾经引领着革命前辈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脚步。当年,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革命的建党理论、建军理论、土地革命理论由此破茧而出,中国革命也因此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如今,室内仍陈列着架子床、高背椅和木桌等珍贵原物,青年选调生们睹物思人,看得格外仔细,坐在桌前清晰感受当年的毛委员饱含革命信念的远大胸襟,在缤纷炫彩的今天,八角楼上的油灯,俨然成为青年选调生心中最明亮的光束。通过参观雄伟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居,令人感动的小井红军医院,激励世代中国人奋发前进、深切缅怀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青年选调生们透过历史的时空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信仰,深切体会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念与伟大精神。

 

    井冈山上唱红歌  红军故事记心窝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趾头,疼在老妹我的心啊头。”一首首红色歌曲贯穿青年选调生井冈山之旅,吸引着年轻的一代。以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创新为主线,革命先烈曾志、袁文才、王佐的孙辈亲临现场讲述过往,帮助大家理解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朴实感人的访谈中,革命先烈袁文才、王佐的侠肝义胆荡气回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艰辛;而保洁员江满凤则用质朴的歌声为我们讲述着井冈山上军与民的情和义。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革命先辈们卓越的历史贡献,为新中国的明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平实而又真挚的访谈中,50位青年选调生深深领悟了其中厚重的历史底蕴,更加坚定了自己前进的脚步——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还原烽火岁月  汲取前行动力

 

    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在铺天盖地的火光中,井冈山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90年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那段烽火岁月。黄洋界保卫战、十送红军的一幕幕仍历历在目,井岗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无不让人为之感动和震撼。在真实的山水中,在革命的圣地里,红军的后代们为我们还原着壮丽的历史,使我们青年选调生受到了一次深刻而永生难忘的党性教育。在历史面前反思,在反思中领悟,并勾画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画卷。这是大型实景剧《井冈山》留给我们的启迪,更是这个国家对我们寄予的殷切希望。“中国梦”的构筑需要你我他,贵州的后发赶超,黔西南“中国梦”的实现,更是离不开我们不懈的努力,在构筑梦、实现梦的过程中,黔西南的青年选调生们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迈着坚实的脚步。(通讯员 张爽 石瑾报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