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8日电 “贞丰县巧苗村驻村干部争做‘扶贫经纪人’,在建设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中充分发挥作用,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摘自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6月13日在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4月10日,贞丰县白层镇多媒体会议室。省委党建扶贫驻白层镇巧苗村工作队和同步小康工作队队员陈郑、周德辉、舒兆敏等,白层镇联系扶贫工作的镇组织委员张烈烈,白层村、巧苗村两委班子、农户代表,25人聚集一堂。 “贷款养牛的本钱必须归还,并且要按时归还。要还才有发展的压力,才有发展的动力!”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副主任、省委党建扶贫驻贞丰县工作队副队长、挂任贞丰县委副书记的徐进,面对农户普遍存在既想养殖肉牛,又不愿意还贷款的思想,既苦心婆心地做农民们的思想工作,又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当天,驻村工作队与白层镇党委、政府共同召开主题为“结对谋发展,同步奔小康”的座谈会,由经济发展较好的白层村与较差的巧苗村结对子,帮扶促进。同时,几方共同研究同步小康建设的工作重点、办法措施。 这是一次思想观念的碰撞,更是一次思想观念的交锋。 “还钱,还钱还叫你们来扶贫?”“借了钱还要还,那还叫扶贫款?”村民代表七嘴八舌。座谈会上,徐进和陈郑等人表示由工作队联系有关部门贴息,但本钱必须由养殖农户偿还。他们还抛出“农户还本钱,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等话题,让大家商讨,帮助他们分析不还款是等靠要的思想,还款是自我发展的要求等道理。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大家不等不靠的思想渐渐占据上风,这种对话,对于那些思想观念落后的人触动非常大,既想养牛、又怕还不起本钱的谨小慎微思想禁锢得以突破,树立了发展的自信。 “在巧苗村4个月的驻村经历,已经让我们深深地爱上这片土地,爱上这项工作。通过进村入户,深入分析,我们给自己定位,就是做扶贫的经纪人。”中国黄金集团贵州公司生产开发部副主任、巧苗村驻村干部陈郑动情地说。 巧苗是一个布依族村,共有5个村民组945人。2013年2月27日,省委党建扶贫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进驻该村,拉开了扶贫开发、同步小康建设的序幕。工作队走村串户深入调研,掌握实情。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尽管村民的生活条件非常“恼火”,但他们只要有一点钱,便买“便当酒”喝,生活质量要求不高,发展意识淡薄。“你喊我不喝酒,喊我搞啷子嘛?” 为了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陈郑、周德辉、舒兆敏等队员走访了巧苗村100多户农民,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10多次,和他们像朋友般喝酒、“摆白”,谈发展,鼓干劲。 陈郑清楚地记得,刚到村里,有一位村干部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他不想干了,没有盼头,想出门打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动员工作,这位村干部准备带头养牛,带领村民搞瘦牛育肥。
“在白层,通过省集团帮扶‘整镇推进’,几年来,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这次驻村,我们的主导思想是尽量不给国家要项目,要资金,而是去引导、动员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徐进说。基于这种考虑,工作队把自己定位为“扶贫经纪人”,一是做解放思想的经纪人,点燃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二是做项目寻找的经纪人,为群众寻求最适合的产业;三是做项目资金的经纪人,想方设法为农户的产业发展融资;四是做产业链的经纪人,让农产品进入大市场。“扶贫经纪人的核心,是发挥中介的作用。”徐进说。 在工作队看来,农业产业其实没有最好的项目,只有最合适的项目。巧苗村和贞丰县连环乡纳传村虽属两个不同的乡镇,但地理相邻,仅隔几座山,气候、土壤适宜种植生姜。3月29日,工作队到纳传考察当地生姜、砂仁种植和林下养殖情况,纳传村支书陈永昌还无偿赠送3000斤姜种,让工作队队员发放给巧苗村的农民栽种。 选好项目后,扶贫经纪人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寻求项目所需的技术培训。陈郑记得4月1日发放姜种时,他兴致盎然地来到地里,教农民种姜,可大家不听他的,开玩笑说:“我们当了几十年的农民,还要你这个城里来的胖子教我们种姜?”陈郑又赶紧请来陈永昌讲解种姜技术,传授经验。 4月17日,徐进、陈郑和张烈烈等人带领农户代表去纳传参观,开眼界,增信心。此外,还引导10多户农民试种枇杷、车厘子等,村民们正在形成新的种植观念。 当地的一些村民想发展肉牛养殖,工作队对报名的农户逐户进行调查走访,一看农户发展的意愿,杜绝“不要白不要”、“政府的扶贫款是不用还的”、“我养嘛,你给我奖励嘛”等惰性思想;二看农户发展的条件,综合考虑牛圈、种草、劳动力等因素;三看农户的养殖技术,看他们有无瘦牛育肥的技术。最终选择帮助具备条件的21户作为第一批,发展肉牛养殖。 21户养牛户,需要启动资金100多万元,怎么办?工作队充当“中间人”,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联系了中国银行贵州分行的低息贷款,联系了龙行神州担保公司作担保机构,联系了团省委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用青年创业基金进行贴息和支付担保公司的佣金。如今,每户养殖户均办理了青年创业卡,贷款即将到位,农民们建立了“五户联保”的良好机制投入养牛。 “扶贫经纪人工作虽然是一种创新,但还只是一种探索。由于驻村工作时间短,我们做的实事还不多。接下来还将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帮助农户用产业化经营的思维发展养殖业,做产业链的经纪人,不断深化扶贫经纪人模式。”谈起工作队的工作,徐进感到任务还很重。他说,过几天,他们将到山东的一些大养殖场考察,了解肉牛的上、下游市场,帮助村民引种、找销路,共同把养殖规模做大。 而对于工作队带来的实惠,巧苗村返乡农民工杨天富感受最深。他在外打工20多年,没赚到钱。前几月在工作队的引导和帮助下,启动建设一个260平方米的养殖场。6月18日,记者在实地看到,几百米长的进场公司已打通,砖、水泥等建筑材料已运进场……“有这么好的条件,我准备大干一场,当好党员致富带头人。”杨天富信心十足。 是的,因了养殖场,杨天富燃起了新的希望;因了驻村工作队的到来,巧苗村民燃起了新的希望!(邓伯祥)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