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网6月16日讯(黔中早报 记者 周强)如果不是看到“兴义市阳光同益塑业生产基地”的牌子,很难想象,这里是一个专门接纳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生产车间。据了解,戒毒康复人员在这里工作,每月能领到2000多元。
该企业董事长杨钦说,只要企业能承受,会坚持为“阳光工程”做奉献。昨天,贵州禁毒·媒体基层行走进了这家阳光企业。
响应号召开办阳光企业
杨钦今年35岁,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初中毕业时,由于无力支付学费,他就到外打工了。“打工的日子苦不堪言。”他说,自己睡过大街,吃不饱,穿不暖,但后来还是凭借自自己的努力学到了手艺,开了一个小店,有了第一笔资金。
后来,他回到家乡兴义创业。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厂。厂子后来越做越大,一跃成为了贵州塑料编织袋行业中最大的生产基地。
“政府当初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加入阳光企业。”杨钦说,他当时还是很害怕的,对吸毒人员有芥蒂。他有一个堂妹夫就是吸毒人员,因为吸毒,堂妹夫家里所有的钱财一散而空,最后变得妻离子散。
“毒品破坏了很多家庭。”他说,最后自己还是响应政府的号召,答应开办阳光企业。
戒毒人员每月可领2000多元工资
在杨钦的车间内,有一个戒毒康复人员小龙。小龙今年42岁,初中做生意时,赚了一笔钱,家里生活还算不错。但后来他沾上了毒品,几年之间,所有的钱财就花光了,老婆也离他而去。几次戒毒之后,他进入了杨钦的阳光企业,当上了一名工人。
“上一天休息一天,一个月能领到2000多元。”小龙说,不仅如此,中午饭免费,还免费服用美沙酮。
据了解,在这个车间内的大多数为戒毒康复人员,每个月都能够领到2000多元,他们的工作相对轻松,每个月基本上有一大半的时间来休息。
“最主要的是能够过上正常人的日子。”车间内的一名戒毒人员小何说。
企业能承受就会坚持下去
“戒毒人员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的精力并不是很好。”杨钦说,但他认为,这些戒毒人员都是受害者,自己作为企业家应该出一份力。
杨钦认为,在企业承受范围内,对企业没有产生重大直接损失情况下,都会坚持这份付出,为“阳光工程”做出一份奉献。
他们最看重的,是创立的这种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入自己公司生产基地上班,在此进行技能培训和实际操作,企业可以在帮助戒毒人员摆脱“吸毒-强戒-再吸毒-再强戒”的恶性循环方面发挥作用,在企业和社会的关爱下,进入公司上班的社区毒康复人员能恢复自信心,实现戒掉毒瘾、身体康复的目的,企业的帮助能使其顺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