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负责人曾付江介绍配合饲料加工机组使用情况 金州在线讯 “供电的服务就是好!在我们养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电力员工主动上门帮忙解决用电实际问题,我们非常满意”5月22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黔西南州最大生猪养殖示范基地负责人曾付江微笑着说道。 图为德卧生猪养殖基地 位于义龙新区德卧镇团山堡村的黔西南州畜牧水产局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培训基地,是目前州内最大的生猪养殖场,始建于2011年11月,占地面积13683平方米,总投资860万元,建有猪舍9栋,面积8930平方米,其中育肥舍1栋、保育舍2栋、妊娠舍1栋、种猪舍1栋、分娩舍4栋。自从2012年3月引进重庆南方集团第一批312头猪开始,至今已发展至2000头。 笔者一跨进养殖基地大门,曾付江便指引我们走进“消毒室”,关上房门,按一下墙上的电源开关,10个电控超声波雾化机“呜呜呜”地喷出气体消毒液。“进我们这里,都要经过这个程序,这是为了2000头猪的生命安全” 曾付江解释说。 在猪舍内,墙壁上挂有温湿计,笔者见到了特制的“产床”,里面安装有电热板和浴霸灯,能够调节冬季室温至小猪最适宜快速生长的28—32度之间。整个猪舍内使用了300W的发热板84块、150—275W的浴霸灯无数,还配有电子灭蚊器8个,保证夏季时猪不被蚊虫叮咬,避免流行疾病的传播。 顺着曾付江手指的方向,他向笔者介绍生产猪饲料的“宝贝”——配合饲料加工机组,该机组能够自动化、一条龙地生产袋装颗粒饲料。机组由粉碎机、搅拌机、提升机、智力机等部分组织,靠6台电动机带动运转,总功率71.4千瓦。为了保证2000头猪的用水和环境卫生,养殖场打了一口井,建了一口水池,安装了一台2.2千瓦的水泵不间断地抽水。 “电与养猪的关系大得很啊!特别是在冬季,得益于我们供电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保育房室温严格控制在28—32度之间,从而保证了刚产下的小猪崽长得最快、最健康,比常温下一头小猪崽每月多长2—4斤,同时死亡率降低30%,这为我们养殖场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保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环”曾付江高兴地说。在商言商,他与笔者算起帐来:养殖场每月约产小猪780头,一头30斤的小猪按450元计算,每斤约15元。一头小猪每月多长2—4斤,即增收30—60元,780头即增收23400—46800元,仅此一项每年增收约30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同时,由于适宜的恒温降低死亡率30%,减少了养殖场一笔不小的损失,间接地促进了增收。现养殖场每月出栏毛猪约500头,每头约1600—1800元,每月销售收入约80万元。 安龙供电局倾力服务“三农”,曾付江称赞道:“供电的服务就是好。2012年1月,在养殖场建猪舍时,采光大棚电焊需要用电,德卧供电所二话没说,当天立即安装了一只60A三相电表,解决了电焊用电的难题”。供电部门停电不停服务,在遇到计划性停电时,都提前告知,2000头猪的饲料得以提前生产,从而保证了供应的不间断。针对猪舍摄像头遭雷击损失的问题,上门服务的电力员工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提出安装避雷器给予解决。供电所还定期不定期地上门检查用电设备和供电线路,根据养殖场的负荷情况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建议申请安装一台160kVA变压器,在享受国家规定的电价优惠政策和减少成本费用支出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在可靠电力的支持下,曾付江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进一步做强做优生猪养殖产业,生意越做越大,预计今年底的生猪达6000头,2014年达到20000头。就在与我们的谈话间,他还不时地接到客商咨询和订购的电话,说明生猪行情看好,有旺盛的需求,市场不是问题,前景大有可为。(通讯员 秦礼霖 罗考摄影报道)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