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金州在线 首页 全州资讯 本网原创 查看内容

旱季中的幸福——“南网井”让村民们笑了

2013-3-27 14:29| 发布者: 不洗头发| 查看: 761| 评论: 0|原作者: 周柏见|来自: 金州在线
摘要: 金州在线讯 今年贵州大部分地区又遇干旱,土地硬梆梆的。  3月26日下午3点,兴义市鲁屯镇七一村仁家海子组,何天国组长,像平日一样来到辣椒苗棚前,不打钝地蹲下,用黑乎乎沾满泥灰的手,小心翼翼地掀开簿膜,看了 ...



    金州在线讯  今年贵州大部分地区又遇干旱,土地硬梆梆的。


  3月26日下午3点,兴义市鲁屯镇七一村仁家海子组,何天国组长,像平日一样来到辣椒苗棚前,不打钝地蹲下,用黑乎乎沾满泥灰的手,小心翼翼地掀开簿膜,看了看,露出了笑容。


  在这种育苗棚底部,是用簿膜垫好的保水层,里面装满了水,小苗们正在那里开心的生长着。


  “何组长,刚盘完你家的烟苗又来看椒苗安”?远处一位中年男人向他问候,身上用布依背带背个娃儿。


  “是啊,还是那样好,看来今年除了椒苗,另外的200多箱烟苗也同样好育、好栽下地了”。


  中年男人走了过来,笑着用钥匙打开一个水泥砖混平房的门。走进去,用大拇指往上一推,电闸箱开关一下合上,地面井盖立刻传来“嗡嗡”的抽水声。这是水管员祁应华背着不到一岁的孙儿,在十天后又来抽水了。


  由海南电网职工捐款建设的这口“南网井”, 2010年5月20日投用。至今已为仁家海子、生态环境移民小区、马场三个村民组和“七一”小学服务了三年。虽然这里也遇春旱,但这个时节却一片生产繁忙的景象。


  这“三村一校”共计200余户人家近1300余人,200个小学生和11位教师。每年8月初至年底,又要驻扎进20余位收购烟叶的工作人员。“南网井”已源源不断为这些人送去了浸心的酣甜。在“三村一校”周边,已发展起4000余亩烟叶基地。每年从2月开始育苗至5月入栽地里到8月收割前,都要靠井里抽来的水,进行保苗及浇灌。修建在高处的蓄水池能装满400立方水,每抽一次需要24小时。含人畜饮水在内,育苗期抽满一池水可用十天左右;浇灌期能用五天。所以水管员祁应华这段时期都是十天来一次。他说:这样的工作,次次来都是高兴的来满意的回去。因为大家都靠这水来保证每年的种烟收入。“在这种天旱的时候,合闸抽水那一下子,会觉得心里十分的畅快”。


  据了解:“三村一校”周边,收获的季节;这里每亩地能产出210公斤左右的烟叶,按均价算可产出4500-5000元/亩。家家户户积极性较高,平均户种达十亩,有的还在周边村组去租种。所以幸福和笑容是常出现的。


  祁应华由于儿子在外打工,不到半岁的孙儿便成为了他与老婆的开心果。因为劳动力不足,他和老婆有了这管井的工作后,也就没再种烟了。但没大面积种烟的,除了他,还有几个缺水的村组。


  58岁的村主任李贞书(女)介绍说:这里有的人家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甚至还有租种面积近百亩的种植大户;所以一提到南网井,这里的人家都是很感谢的。但由于基础设施的簿弱,这里除了南网井周边的“三组一校”外,还有几个组没能用上这些水。如果按抽一次管十天的出水量来看,每天都抽一池水,还能发挥“再供几个组”的作用。由于架设主管费用不低,那几个村组条件又有限,所以还需望社会好心人士或企业出力支持,以发挥“南网井最大效益”…… (通讯员 周柏见摄影报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