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金州·关注民生 服务电话:18985992826
金州在线 首页 教育资讯 查看内容

甄嬛传成初中生寒假作业

2013-2-21 09:50| 发布者: 小外| 查看: 13717| 评论: 0|来自: 红网
摘要:   2月18日,台湾中小学迎来开学日。长达一个月的寒假假期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少有的“超长寒假”。对不少台湾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寒假作业有点另类,需要看上几百集的大陆宫廷剧才能完成。因为寒假作业题目引发的 ...

 

  2月18日,台湾中小学迎来开学日。长达一个月的寒假假期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少有的“超长寒假”。对不少台湾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寒假作业有点另类,需要看上几百集的大陆宫廷剧才能完成。因为寒假作业题目引发的争议也让不少人关注台湾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

 

  大陆宫廷剧成寒假作业

 

  大陆的宫廷剧在台湾掀起一股热潮,甚至成了初中生的寒假作业。大陆宫廷剧“后宫甄嬛传”,以雍正皇朝为背景,描写后宫妃嫔争宠角力,收视率很高,另外“步步惊心”和“新还珠格格”,在台湾同样人气也很旺。这些以清朝为题材的宫廷大戏,延伸到了学生寒假作业的题目中。

 

  据台媒报道,台湾台中清水国中,初二社会科寒假作业,要学生回答“后宫甄嬛传”、“步步惊心”和“新还珠格格”,演的是哪几位皇帝,还得排列出嫔妃等级,同时还要学生选出自己剧中最喜欢的角色。

 

  这样的题目,让没看过连续剧的学生,根本不知怎么写。有学生说,如果没看过这些连续剧,作业写起来当然吃力。

 

  这一作业让学生家长很有意见,反应更大。他们提出不少质疑,认为戏的内容大部分是野史,没有历史根据,很容易让孩子混淆。家长认为:“(孩子们)一定会以为宫廷剧(所演的)是真的历史,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现在媒体资讯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就吸收什么。”

 

  不过校方解释称,就是为了避免学生被剧情误导,才会出题让学生再搜寻资料查证,校方强调这样的作业是好意,这些作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看了电视剧后,自己查资料,学习正确的历史。

 

  但面对家长反映,台湾地方教育部门也认为题目内容不够谨慎,校方紧急提出应变方案,学生可以挑选课本里的清代人物,写200字的心得代替报告。

 

  “大陆宫廷剧成了寒假作业”的新闻,让台湾中学生的假期生活成为焦点。事实上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他们的假期生活并不像内地看来如此轻松,对不少学生来说,放假,只是“说说而已”。

 

  在辅导班和作业中度过假期

 

  “赶作业,正在赶作业。”就读于云林县一所私立中学国中二年级(相当于内地初中二年级)的陈一霖在开学前最后一日,好不容易完成了学校布置的所有阅读作业。除了春节期间稍微放松几日,陈一霖的整个假期都在学校寒假辅导班和大量的作业中度过。

 

  尽管台湾“教育部”在2011年就颁布“国民中学办理升学模拟考试处理原则”,明定寒暑假结束后的第一周不得考试,也明定全学年模拟考不得超过四次,但是陈一霖所在的学校原先排定在开学首日就进行全校大考试,高三和国三(初中三年级)考两天,高一、高二和国一、国二(初中一、二年级)则是会考,考国、英、数3科。校方负责人称,原定的考试都是寒假辅导课的延续课程,属于正常教学的一环,也是复习考,并非模拟考。

 

  假期办辅导班是大部分台湾中学的惯例。在台北名牌私校达仁女中就读国中一年级的Felicia,除了要上寒假辅导班,还要接受每周两个小时的英语家教辅导,寒暑假也照常进行。

 

  Felicia的父亲郑乃硕常常用“先苦后甜”来引导女儿。“现在努力一点以后就能轻松一点。”郑乃硕告诉笔者,私立学校的竞争压力比公立学校更大,女儿平时5点放学,7点到8点半到“安亲班”接受功课辅导,完成每天的作业都要夜里12点。

 

  除了学校开办的辅导班,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补习学校更是数不胜数。台湾地区《中国时报》早前的一则报道称,全台补习班计有1.89万家,从升学到外语,从技考到国考,凡有考试必得补习,堪称“补习王国”。

 

  “一个孩子上两三个补习班很普遍。”原金门县金城国民中学校长杨瑞松说,由于台湾即将推行12年义务教育,今年就读国三和高三的学生便成为“末代基础测试生”,可说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们身心压力相当大。

 

  台中居仁国中陈韦宏的床头上还贴着暑期留下的“课表”:每天早上7点要到学校上辅导课,中午放学后匆忙吃完午餐,接着赶到补习班,包括英文、理化和数学,每科补两天,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无比“充实”。“是很闷啊,但已经习惯了。”他说,自己只补三科,已经算少了,班上有些同学语文、社会都得补,每天补习到晚上9点才回家。

 

  寻找家训、家风、家谱也是作业

 

  当然,各种补习之余,完成假期作业仍是“要务”。相较大陆学生,台湾中学生的假期作业构成更为丰富多元。除了书面作业,校方往往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不少学校安排相关议题的社会调查,学生以3至5人为一组或是亲子合作完成。岛内不少公众场所均会为学生发放假期免费参观券或家庭套票,鼓励亲子共同体验。

 

  郑乃硕一家就利用这个寒假一起到桃源的一家巧克力工厂,体验DIY巧克力制作课程。“暑假我们一般也会带着孩子外出旅游一周,一方面完成学校布置的见闻体会写作,另一方面这对拓宽孩子的眼界有很大帮助,上学以后和其他同学也有聊天的‘谈资’啊。”

 

  农渔村生活体验、参观各类型社教馆所的展演活动、或乡土文化巡礼等,都是台湾家庭在假期乐于安排的亲子互动项目。精明的社会补习班通常也会将开课时间安排在假期的第二周以后,空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外出旅行。

 

  今年寒假,台湾地区“教育部”根据此前规划的“家庭教育年”的主题,结合“国防部门”、“内政部门”、“法务部门”与“卫生署”等单位一同推动家庭教育,并且将“寻找家族家训、家风和家谱”列为中小学生的寒假作业。

 

  鼓励家长帮助孩子们在寻根的过程中,了解家族的传承演变、长辈的奋斗历程,在制作家谱的过程中,至少上及三代,可记录许多故事,包括父母的成长、相识过程。

 

  “我也鼓励孩子参与议题报告制作这一类需要协作完成的社会实践选题,对于小朋友的思考、团队合作精神,都是很好的培养。”媒体人出身的新党台北市议员王鸿薇家中有三位“公主”,除了大女儿已经升读大学,二女儿和小女儿均还在台北民生国中就读。

 

  王鸿薇坦言,孩子们能放松看看电视的时间确实不多,特别是读国三的二女儿,一整个假期几乎都在辅导班中度过。对于热播的大陆宫廷剧,她并不反对孩子们一同观看。

 

  “台湾现在已经很少拍宫廷剧、历史剧了,但事实上这一类题材的作品还是很受欢迎的。我自己也看,朝代、帝王排序等,原本就是小朋友应当掌握的历史知识,因此我也不反对孩子看。”对于剧中出现与自己掌握的史实有所出入之处,王鸿薇会即时为孩子们“纠错”,或是鼓励她们查询相关的历史资料。

 

  另外,充足的书籍阅读也是学校鼓励孩子进行的假期活动之一。例如国中二年级的学生,大致需要在寒假完成指定的3至4本书籍的阅读和读书笔记,私立学校甚至会要求学生进行英文阅读,并完成相应的文章翻译作业。高雄市图书馆因应学生假期,特别提供借阅册数加倍服务,坐落在捷运上的三座捷运智慧图书馆,更可以直接用“高捷一卡通”借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