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龙县德卧镇马鞭田村的西面约两里处,有个叫“老鹰嘴”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名字有个神奇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马鞭田与坡告村交界,有座叫杨家堡的小山,山虽不高,但怪石嶙峋,其间杂树丛生,荆棘遍地,蛛网相连,显得阴森恐怖。半山腰上,有一石洞,洞内一团漆黑,深不可测。洞中住着一个恶魔,人称“黑头怪”,行动时化为一团黑烟,现身时身高二丈八尺,面如黑炭,两颗獠牙从嘴边一直伸到眼角,卷鬓虬须,蓬乱的头发下面隐藏着一双血红的眼睛,腿似中柱,臂如檀木。
每年的七月初七这天,恶魔就要出洞觅食。一次趁天黑之时潜入马鞭田河中,施展魔法,堵住河水,使河面迅速升高,淹没了无数的庄稼和房层,睡梦中的人们哪知大祸临头,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大水吞没了。第二天,横尸遍野,黑头怪张开血盆大口,将所有尸体吞入腹中。次年初七,恶魔再次出现,化为一股黑色旋风,在村中东窜西窜,掠走了村中所有牲畜,还伤害了十条无辜性命,直到第二天,人们才在后山一深谷处,发现了所有牲畜和十人的骨架,一时弄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村中有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实在忍无可忍,便带上锄头斧子,准备与恶魔决一死战。但刚到洞口,被突然从洞中吹出的狂风卷入洞中,后来连尸骨也没有找到。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眼看第三年的七月初七即将来临,全村老幼想到恶魔又要出洞,不知这次又会遭到什么灾难,为避免灾祸,少数人家只好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留下的整天提心吊担,夜不能寐。一天夜里,村中一长者梦见一位白胡子老道对他说:“你村南面有座飞蛾山,山上有只神鹰,何不请它相助,除掉此魔?”他一觉醒来,便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乡亲们,第二天,乡亲们略备了些礼品,刚爬到半山,抬头一看,只见天空中果然盘旋着一只巨大的老鹰,两翅如船帆,遮天蔽日,见到乡亲们,鹰即停歇在一巨石之上,两只鹰爪如大树根似的牢牢地抓住岩石。人们道明来意,只见这鹰通人性似的点着头,好像在告诉人们:“你们请回去,这事就交给我吧”。
初七这天早上,天还不亮,乡亲们便拖儿携女,不约而同地来到离洞口约一里的地方隐蔽起来,都想看看这只鹰是如何降服这黑怪的。当东方呈现鱼肚白的时候,只见从洞里冒出一缕缕白烟,那白烟带着丝丝寒气,在山间飘荡,令人不寒而粟。不久,白烟变成了黑烟,从洞内直冲而出,黑烟化成黑头怪,那双血红的眼睛射出夺目的光芒,它手里提着一柄大铁叉,大摇大摆地朝村子方向走去,正在这时,只见那只神鹰从天而降,展开双翅,张开双爪,从山上朝黑头怪猛扑过来。黑怪感到身后一阵风起,连忙转身一看,只见一只巨鹰向自己袭来,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就地一个“滚地龙”,才躲过一劫,连忙翻身站定,那只鹰使了个“大鹏展翅”,黑头怪连忙挺叉招架,鹰爪碰击铁叉,击起朵朵火花,撕杀声震动山谷,直杀得天昏地暗,从早上一直战到天黑,黑头怪终因功力不如神鹰,渐渐败下阵来,身上被鹰抓得遍体鳞伤,正准备逃跑,忽然四周火把通红,将它围定,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已用石头将洞口封实,黑头怪退路已断,只好向云端直升而上,鹰如闪电直插云霄,飞在了它的前面,堵住了去路,黑怪见自己速度不如鹰快,于是趁鹰还未转身之际,连忙翻身朝地面直落下来,鹰在后紧追不舍。黑怪慌不择路,一头砸向地面,一声巨响过后,地面陷下一个方圆百米的大坑,形成了现在的刘家窝凼。鹰也由于追得太急,嘴碰在一块岩石上,岩石被劈成两半,鹰受了伤,流了很多血。死后人们按照当地习俗把它埋地山脚下,第二天,只见那坟越长越大,越长越圆,形成了一个鹰头,在鹰头的前面又长出一三角形石块,高约一丈多,长十余米,酷似鹰嘴,人们就叫它老鹰嘴,这就是现在老鹰嘴名字的由来。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