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安县江西坡镇联盟村生产的“福娘茶”,历史文化深厚,品质优良,是当地布依族群众用来招待贵客的珍品。 “福娘茶”顾名思义,是有福气的布依阿娘所制作的茶。其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采用清明时节幼嫩的芽叶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集文化、工艺、实用为一体的布依民族特殊产品,有时、技、意、韵、香五大特点。时:“福娘茶”的采茶时间性强,为每年清明前后十余天的每日清晨红日初升、嫩芽露水初干到11时。技: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培、提香、模形、标记等工艺做成,外观可根据需要而制作。意:得此茶者,兼得富贵双全、四世同堂、父母双全、翁婆俱在、儿女成双、夫妻恩爱。韵:品闻之间,山野春色扑鼻而来,年少轻狂的高远,凌云九天的壮阔,令人酣畅淋漓。香:有阳春之气、桂花之息,有沉厚的历史沧桑,有青春少年的激扬奔放,有怀春少女的暗香悠扬。 “福娘茶”追根溯源,还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此茶传承古法,宣扬“大福”教义,导人向善,体现了布依先民热爱和平、尊老爱幼、追求和谐之秉性。在历史上,曾有不少提到该茶的文献记录,《夜郎风物志,濮越篇》记载:每岁清明,苗岭山野间茶树嫩蕊抽发,清香满野,濮人谴女入山摘茶,以秘法酿制成,曰“福娘茶”,将作礼客之至物,其茶香异于常,烹煮时香风溢野,饮之使人熏然欲醉如梦至南柯耳,其法古而秘不外扬。有好事人以“老更”交土濮人为友,好酒醉之,乃从口得秘法,好事者归,以文记之,遂得传世。 如今布依族同胞,于婚庆、乔迁等红白喜事,用“福娘茶”待客,供奉,体现了主家仁义、好客及家资殷实。同时可表达主家对来客的尊崇与祈福,是亲友间相互走往,亲近的纽带,彼此表达了希望亲友家庭和谐,蒸蒸日上的美好心愿。年长的布依同胞卢老人还告诉笔者,每年六月初六,许多人家以“大福娘”祀奉祖先、拜谢山神、招待贵宾。据了解,普安县江西坡联盟村,每年“福娘茶”最高产量仅为80万斤,细寨布依人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准备为其申请注册商标,传承、弘扬布依茶文化,做强做大茶产业。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