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中国贵州黔西南州 兴仁 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同名“贵州兴仁鲤鱼坝“八月八”苗族风情节”。
传说来历 源于一个美丽的苗族民间传说。相传远古时代,天降大雨,百日不绝,大地一片汪洋,生灵涂炭。唯有勤劳勇敢的苗家少年阿衣和美丽善良的阿兰姑娘带着忠实的猎狗阿嘎寄身于一只大木盆里,随波漂泊……他们心心相印,不畏艰险战胜灾害,捧来肥沃的泥土,细心栽种,日夜呵护。终于迎来了新生。 节庆形式 农历八月初八日,即“辰” 日这一天,阿衣和阿兰在喜庆丰收的日子里结为夫妻,生儿育女。从此,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诞生了。每年农历八月初八,苗家都要煮了一甑新糯米饭,备上一桌好酒好莱,为了表达对猎狗阿嘎给苗家带来稻种的敬意,先舀一碗给狗吃后,再举家共食。而后载歌载舞,玩灯要龙,喜庆丰收,歌颂美好幸福生活。这一习谷,代代相传。“八月八”苗族风情节也是苗族同胞传统的“尝新节”。每年农历八月初八,苗族同胞们都会把自家丰收的粮食、鸡、鸭、粑粑等拿到一个宽敞的地方,寨子老幼、亲朋好友集聚一堂,举杯同庆,载歌载舞,谈古论今,互祝五谷丰登、万事顺意。一齐来吃团圆饭,共同来“尝新”,分享丰收的喜悦。 9月11日,金风送爽,稻穗飘香。“贵州·兴仁·鲤鱼‘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县屯脚镇鲤鱼村举行。 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源于兴仁县屯脚镇鲤鱼村的“食新节”,即在农历八月八这一天,苗族同胞将新收成的谷子、玉米等制成粑粑,男女老幼都来尝新,庆贺丰收的成果。鲤鱼村位于屯脚镇中心坝子,全村人口以苗族、布依族居多。
该县为了打造“鲤鱼生态家园示范村”,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推动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把鲤鱼八月八苗族风情节作为重头戏来抓。投资8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造寨门,修通进村公路1000米,游道800米,修通村桥,恢复点上的水车、水桥等。
风情节表演了绚丽多彩的文艺节目,还进行了赛牛、斗鸡、摸鱼、绝技表演等活动。
当天进行的招商引资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签约金额达54亿多元。
原贵州省省长王朝文出席开幕式。黔西南自治州州委书记许正维、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龙刚、州长班程农等,省、州、县有关部门负责人,省、州苗学会,广东、广西、云南有关县领导,参加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企业界人士,当地各族群众数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
望谟人保财险:道路基金暖人心 救急扶危获
黔西南州文旅集团关于州政府办沙井街门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