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问父母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4-5-15 09:41 编辑自从我发现母亲三番五次丢钥匙后,我就知道母亲老了。她动作迟缓,健忘,有些时候还犯糊涂。渐渐地,我成了“大人”,母亲成了“小孩”。 有一次,我回家看到母亲买了一大堆药。我翻了翻那些药,立即冲母亲发火,我像数落孩子一样,一口气讲了一堆大道理。母亲低着头,嗫嚅着为自己辩解。吃过饭,我正在收拾,听到里屋母亲小声对父亲说:“人老了,不中用了,做事糊涂,连儿子都要嫌弃了。”我心里不由的一酸。 我丝毫没有嫌弃母亲的意思,只是提醒她不要上当受骗。但是在母亲看来,我对她态度生硬。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母亲更会感到自卑,觉得自己老了,被孩子嫌弃了。我们做儿女的,无论什么时候,在母亲面前都是孩子,需要母亲指点的孩子。 没过多久,表妹考上大学。我用温和的语气同母亲商量:“妈,你说我是给表妹一些钱呢,还是给她买东西表示祝贺?” 很长时间以来,我不屑问母亲一些事,很少用这样温和的口气跟她说话。这次母亲听我这样说,似乎有些受宠若惊,她很认真地说:“还是买东西吧,买东西有意义。” “对,买东西有意义。可买什么好呢?”母亲想了一会儿说:“你妹就想要个手机,你给她买个手机好了。”我听从了母亲的建议。 如今,只要是涉及到大家庭之间的事,我都和母亲商量,征求她的意见。在她的指点下,我把亲戚之间的事处理得妥妥帖帖。甚至工作上的事,我也会谦虚地和母亲商量。我学会了在母亲面前示弱,母亲的精神状态也好多了。我想,要让母亲觉得自己还不老,对儿女有价值,她才会乐观地面对生活。----(摘自《某报》王国梁 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