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听话”教育的误区
“听话”,这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口头禅。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是传统教育下人们的一种共识。一位咨询者谈起父母对他进行听话教育的经历。“小的时候,姥姥照看我,妈妈上班前总是反复叮嘱,要听姥姥的话。妈妈下班回来后也常常问我,今天听姥姥的话没有。上了幼儿园,妈妈每天早晨送我去幼儿园,也总是一句话,听阿姨的话。上小学时,每天都叮嘱我听老师的话,上课要用心听老师讲。上了中学还是叮嘱听老师的话。工作了,也叮嘱我要听领导的话,看领导的脸色办事。”尽管没有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但平时家长教育孩子,“听话”是家长对孩子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 父母希望孩子听话对不对呢?对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孩子在小的时候,自理能力差,让孩子按照父母或保护人的意愿去活动,避免出现危险,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逐渐得到发展,在这个时候,父母的叮嘱、关心、爱护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总用“听话”两个字抽象、概括地进行教育。总是用“听话”两个字去教育孩子,势必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灌输一种观念:大人的话,包括父母的话、老师的话都是对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独立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儿童独立行为的发展,限制了儿童质疑精神的发展,会给孩子形成唯唯诺诺的性格创造条件。试想,一个孩子没有自己提问题的心理空间,没有表达自己看法的余地,自己的言行是受别人支配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创新人格吗?能有创新意识吗?能有创新能力吗?我们不是一概反对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而是说通过孩子的理解,本人独立的思维,批判性地去接受别人的话,而不能千篇一律地“听话”,不折不扣地“听话”。 家庭教育要求“听话”的传统是家教问题上的反映。现时代,求得生活安稳,不惹是生非,孩子乖乖地长大做老实人就可以了。听话教育观念培养不出创新意识强、敢作敢为、敢为真理而奋斗的人。 听话教育。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新时期。新的时期呼唤着心理素质高的人才,新的世纪必然会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的高级人才,也将造就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普通劳动者。家庭传统的听话教育已远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不彻底改变家庭的听话教育就无法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无法适应新世纪对普通劳动者的要求。哪个家庭改变教育观念快,哪个家庭就为孩子成长带来益处。我们家长眼光要放开,胸襟要宽阔,要看到孩子的未来,看到未来世界对孩子的需要,把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与21世纪需要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我们反对“听话教育”并不是反对孩子什么都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什么都不听老师的话,并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是反对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摘自《某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