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舞 发表于 2023-8-24 09:41:13

家庭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8-24 09:44 编辑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特定的需求。那么,家长应把握怎样的教育重点呢?听听这个的建议——小学重在陪伴    小学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为各方面打基础的,这时的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阶段孩子的可塑性也最强。孩子在初中及以后暴露出的问题,往往是这一时期的教育出了问题。我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的主人公叫小妍。小妍刚满周岁时,为了挣钱,外出做生意,把她交给姑姑带。小妍长到3岁,父母把她送进全托幼儿园。当时,小妍不愿意和父母分开,哭闹着不去。结果父母哄骗她,让她去拿玩具。小妍不知是计,兴冲冲地跑去拿玩具。谁知等她拿玩具回来,父母已经消失了。    小妍上四年级时,父母才回到她身边。为补偿女儿他们花大价钱买了房车,就为了能在学校门口给女儿做顿饭吃;给女儿买漫画展的高价门票。同时,他们又要求女儿考高分,并把分数的高低与物质奖励挂钩。    小妍幼年缺少父母陪伴,内心缺乏安全感,性格自卑、怯懦。虽说如今父母挣了钱,回到她的身边,又花钱为她买了很多东西,却依然无法弥补她内心缺失的安全感。因为她认为父母爱的是好成绩,而不是她这个人。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早期陪伴,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孩子在早期如果缺失父母的陪伴,得不到正确教育,内心没有安全感,日后就容易“长歪”。初中重在尊重   孩子上初中后,开始从童年向少年过度。此时,他从依赖父母逐渐转成追求独立。他不再像过去那样事事听从父母的意见,而是希望父母把他当成大人看待。这阶段的孩子,最看重的是父母对他的尊重。著名乒乓运动员邓亚萍说,她儿子有段时间特别喜欢打电子游戏,并希望以后成为职业电竞选手。邓亚萍知道后,没有像有些父母那样马上表示反对,而是专门带儿子去参观国内顶级电竞俱乐部,让儿子近距离观察电竞选手的生活。在得知电竞选手一天要训练12个小时以上后,她儿子主动放弃了当电竞选手的念头。邓亚萍深有感触:“当孩子不能完全认清自己、不能完全把控自己,也不知道哪些东西对他更有帮助时,大人一定要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初中孩子正值青春期,有许多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想法,还有比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强烈的自尊心。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用蛮力“镇压”孩子,而是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孩子做出正确选择。高中重在放手   孩子上高中后,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处理事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开始尝试摆脱成人,独立解决问题。所以,教育高中孩子最重要的关键词是:放手。去年,我邻居的儿子上高中。刚上高中那会儿,这孩子成绩不错。为让孩子考上好大学,孩子妈妈辞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并包揽了所有家务。她不止一次地对她儿子说:“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名校,其他事不要管。”文理科分科时,孩子想选文科,但是我的邻居认为,孩子读理科更好,以后容易就业,收入也高,非让儿子读理科:“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听我的没错!”无奈,她儿子学了理科,结果因为缺乏兴趣,越学成绩越差。又因为被父母频繁指责,孩子有了叛逆心,干脆不再学习,通宵打游戏。我的邻居后悔不已。高中是孩子开始进入社会化的快速生长期,父母管孩子要看大方向,只要孩子的大方向不错,就要逐渐放手,给孩子选择权力,并引导孩子为了自己的选择负责。   摘自(《现代家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庭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