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舞 发表于 2023-8-16 11:57:42

别让放大的“育儿焦虑”蔓延了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8-16 12:01 编辑

      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育儿焦虑让不少育龄青年望而却步。而事实上,养育孩子这件事,外部条件重要,内部驱动力更重要。
   有人说,没有焦虑过的妈妈就不是好妈妈。的确,从孩子的吃喝拉撒到说话认字,再到培养什么兴趣特长,每一件事都让年轻父母紧张。孩子运动慢了焦虑、说话迟了焦虑、不好好吃饭焦虑、书读得少了也焦虑……不过,这种焦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手爸妈对孩子重视的体现,只要不过度放大就无可厚非。
      但“虎爸”“虎妈”的存在以及育儿时的攀比,无形中加重了这种焦虑。在一些妈妈群里,大家除了互相交换宝宝的养育方法,讨论及“晒”得最多的是学区房、各种高端早教、大牌宝宝用品及豪华亲子酒店等。不少父母热衷买买买,认为从小给孩子物质上最大的满足就是对孩子的爱。
      网络上分享育儿成本的帖子也不少,标题如出一辙,即各路“专业”人士纷纷算账养个孩子花销几百万!在一些短视平台,家长辅导“神兽”被气炸的段子很受欢迎,笑乐背后留言区也是吐槽一片。养育孩子的物质基础及时间、情感的投入似乎被放大了,育儿中的疲惫不堪被放大了,而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美好却被忽视了。一些年轻人认为,养育孩子的门槛很高,需要雄厚的财力做支撑,如果养孩子会让自己的消费降低、自由受限,那么不如不要。认为“与其付出很多养孩子,不如追求个人成长”的声音不少。
      其实,当有了孩子,“大人”也会慢慢长大,这是相互影响的过程。不少人当了父母以后,发觉自己变得更有责任心、更有担当了。一些女性在职场上有了妈妈的角色后,认为自己在工作中的同理心往往更强,人也变得更加包容了。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的是辛苦和劳累,但收获的不仅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有自身的成长。
      也有人提出了“极简育儿”法,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他们认为深度参与育儿比为孩子不停花钱更加重要,还制作出各种省钱的极简育儿清单,同时挤出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成长。大人不比较、不焦虑、对孩子不过度精细,而是遵循孩子的自然规律,这样或许更有助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帮孩子找到一条简单快乐的路。
      总之,养育孩子是苦乐参伴的,很多父母虽然抱怨养孩子苦,却更津津乐道孩子带来的甜。只有当我们不再把自己当成个宝宝,真正有了家庭的责任感,并从内心憧憬一个新的家庭成员的美好陪伴,才不会把养育孩子当成额的外负担,也更容易正视未来可以预见的付出,以及在辛劳的时候少一些抱怨。
------(摘自《某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让放大的“育儿焦虑”蔓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