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数导向”到“能力导向”,家长怎么做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7-30 11:35 编辑首先,家长对劳动教育要重新认知。以烹饪为例,把它放在劳动教育里,其他是在中小学设有“家庭经济”这门课:它教给孩子的不是只会做番茄炒鸡蛋,而是当我们拿起番茄和鸡蛋时,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开始了解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结构,从“我是一个小学生”到“我是家庭成员”;当孩子了解不同食物的价格、增值税、产地等,认识又从“我是一个小学生”发展到“我是社会成员”;当了解不同地区番茄和鸡蛋的做法各式各样,我们开始意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的选择,烹饪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好的劳动教育要让孩子去思考“我是谁”,对自我重新认识。 其次,家长对学习的内容要重新定义。每个学科都有学科基础知识,这是孩子要掌握的,但有些知识是有可能被淘汰和迭代的,我们要教会孩子用批判性思维去辨析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关于素养的术语,但这些素养的本质可以归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这三个关键词。其他中小学课程很丰富,课程设置强调调动孩子的每一个身体部位,且每一门课程都同等重要。孩子在其中既学习知识和本领,又学习了各类生存、生活技能,还锻炼了体能,发展了社会情感化技能、合作能力等软实力。 最后,家长对学习的方法要重新认识。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说教式、问答式。其他前教育课程发展中心主任说:“要让孩子主动学习、多去体验和经历,因为这个过程往往比听一堂精彩而流利的课更费力,它需要孩子付出更多努力——倾听他人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联合反思,咨询和决策,调和不同的观点,寻求信息等。同时,可以学到生活中所需要的许多技能。”作为家长与其夸夸其谈地说教,不如来一场真真切切的体验,动手去做,去实验,跟孩子一起玩起来。生活是知识来源的第一现场。作为家长要多带孩子进入这个“第一现场”,孩子身在其中会自发地建构出他们对身边生活、人事、社会的认知。------(摘自《某报》靳晓燕 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