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式教育”弊大于利
辅导过作业,你才会发现,孩子有多难管;辅导过作业,你才会发现,亲子关系没你想得那么好;辅导过作业,你才会发现,只有你才害怕被老师骂、担心成绩不好,孩子却对此完全不在意。大人们一方面相信,孩子的学习需要自己去管理和督促,必须为孩子的成功与幸福负责,一方面又把管理情绪的钥匙交给孩子,认为自己的坏脾气都是被孩子的不乖点燃的,于是,父母和孩子纠缠在一起,分不清彼此的界限在哪里。加上大人们自己还顶着一堆事需要处理。所以辅导作业时,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把大人的暴脾气点燃。孩子则感到恐慌、厌烦、畏惧,连带着也抗拒爸妈、老师和作业。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她的《情感勒索》一书中谈到,当一个人陷入失控的情绪状态,渴望让另一个人服从自己的意愿时,常常会使用一些“情感勒索”的策略,让对方为此感到内疚和充满责任感和罪恶感。这些策略在无助和失控的父母那里也颇常见。根据苏珊·福沃德的观点,如果父母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些并不恰当的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可能会让处于人际力量对比弱势位置的儿童,变得屈服和妥协,阻碍他们发展出自己的身份感、信念、意愿和人际边界。如此看来,虽然爸妈们的一些“极端”方法看上去或许有效,但是长期来看,它们或许会让孩子失去发展真实自我的安全环境。为了孩子长远的发展大人们需要承担起更多责任,学习用尊重的方式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以下这些解决思路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1.更愿意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将坏脾气归咎于孩子。2.陪伴孩子写作业,而不是监督孩子写作业。3.降低辅导作业的难度,脸皮厚一点,标准低一点,尽力而为。4.放下从小培养好习惯的执念,不再小题大做,相信未来无限广阔。5.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客户,你会对客户大呼小叫、内疚操控吗?多想想怎么帮孩子解决问题。6.把鸡娃的劲头多用在自己身上,毕竟,掌控别人的人生比掌控自己的人生更难! ----(摘自《某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