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低级快乐”毁了孩子的假期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6-28 16:15 编辑假期,孩子们有大量空闲时间去接触电子产品、刷短视频。长时间接触短视频,会对大脑运动机制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说白了就是:没心思也没能力静下来学习。谨防孩子沉浸于“低级快乐” 曾经有一个话题“低级快乐正在拖垮你”上了热搜,一时间引起热议。有网友表示:“要多读书、学习,追求高级快乐。”也有网友反对:“快乐也的高低之分吗?快乐也有鄙视链吗?”没错,快乐确实有高低和低级之分。低级的快乐,通过放纵就可获得;高级的快乐,通过自律方可获得;而顶级的快乐,煎熬后才可获得。 以短视频为例。许多人都有过这样感受:“短视频一刷就停不一来。”这是因为短视频呈现的内容大多直白、搞笑、不费脑,都是直奔主题迅速刺激观众,观看者容易深陷其中。短视频打造了一个方便、娱乐的世界,能给人们带来放松。但刷完这些视频,我们又记得什么呢,除了空虚,恐怕只有白白浪费了时间……孩子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自控、自律、判断力都未成熟。更容易沉迷其中。成熟瘾的大脑会越来越排斥学习 痴迷短视频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会呈现了“行为上瘾”的症状:明明知道浪费时间,但是就是控制不了无法自拔;明明知道已经不碰手机,但一静下来满脑子都是短视频的画面;明明刷的时候精神百倍,但放下手机后就十分沮丧懈怠。行为上瘾和其他上瘾一样,都会让大脑发生三种变化:脱敏反应、敏化反应和脑前额叶功能退化。沉迷于刷短视频的“低给快乐”会对孩子们带来很大危害:因为对这种快速可得的刺激上瘾,孩子会慢慢对现实中那些愉悦减少、付出更大努力的行为,比如学习、阅读、思考等失去原有的专注和兴趣;沉迷于短暂性的快乐,也会让孩子失去深度思考、发展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控制情绪的部分如果得不到良好发育,可能存在焦虑症、情绪失控的风险。 怎样引导孩子抑制“低级快乐”?有些父母习惯把矛头指向短视频平台,却很难意识到;孩子痴迷短视频,也许映射出了自己的教育缺失。如果想让孩子在假期远离“低级快乐”的陷阱,父母一定要做好这三点。首先,带孩子做延时满足的事情。和短视频相反,学习、看书这些行为,锻炼的是人的延迟满足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这和轻轻一划就能获得有趣内容的小视频相比,付出的成本更大,但所获得的快乐质量更高,受益时效也更长久。因此,父母一定要提前帮孩子制定好学习和阅读计划,有意义地度过假期时光。 其次,主动出击,以身作则。孩子大多缺乏自觉能力,不要指望他能自觉远离“低级快乐”。此时就需要父母主动出击,控制好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6岁之前,父母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就算是要用的话也要删掉游戏、短视频等娱乐APP;6-12岁,不宜过度打压,可以与孩子协商规定使用手机的时长、次数,并且严肃立下规矩,主要用于学习;12-18岁,青春期的孩子一般自我意识较强,父母应该适当管理、酌情指导。同时,父母以身作则,不过度沉迷于短视频带来的“低级快乐”。 最后,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孩子沉迷短视频或者游戏,可能是他没有其他有趣的事情可做。假期正是培养、兴趣、丰富阅历的好时期,父母可以带孩子学画画、学跳舞、去运动、去旅行,甚至去干干农活、学学厨艺等。当孩子有更多精彩的活动安排后,就不会整天抱着手机了。-------------(摘自《燕赵都市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