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都争第一怎么办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5-13 09:59 编辑孩子适度好胜不仅正常而且有益,但如果孩子因过于好胜而输不起,或者影响社交,那家长就需要注意了。让孩子享受“赢”的感觉 孩子宣布他第一,是在寻求关注,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先允许他感觉好。但是,让孩子感觉好和过度吹捧是两件事,避免“宝贝是天才,你最聪明了”,这样的评价。 我们可以用肢体行为作为奖励,比如,说“啊,宝贝是第一个坐在餐桌边上的,那就让妈妈亲三下”。而当孩子因为自己第一而“贬低”他人,比如,“我是第一个,爸爸没我棒”。妈妈可以亲孩子三下后说,“那我接下来要亲第二名,嗯,亲爸爸两下”。这样的互动其实就淡化了“比较”的意识,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奖励。 为什么要用肢体语言?因为父母附肢体语言其实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好胜心过强的孩子最好需要的就是来自自己重视的人的爱。这样的肢体奖励可以扩展到拥抱,或者抱起来绕圈等。 总之,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爱,这会帮助他们内心充盈,从而降低通过争第一来寻求认可的心理渴望。接纳孩子的情绪 好胜的孩子只要可能会输,就会有强烈的情绪波动,如大哭大闹、拒绝沟通讲道理。而这时很多父母容易陷入误区:要么放弃原则满足孩子,要么教训孩子,希望他有平常心。其实,这时最好该做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 所谓接纳,就是平静陪伴在孩子身边,“我知道你没得第一难过”“我知道你想第一个去玩滑梯,但我们需要等待,我知道这很难”……这时大部分孩子都想挣脱我们,说“妈妈你走”,甚至通过打我们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孩子的这些反应表达了他内心的恐慌。我们要做的是陪伴他面对和克服这份慌乱,但不去压抑他的情绪或者帮助他解决。我们可以继续平静地抱着他,让他哭泣,让他争扎。由于被接纳,慢慢地,孩子的哭声会变小,人也会渐渐平静下来。之后,孩子还会出现因为争强好胜而气急败坏的情况,如果我们可以始终这样接纳他,慢慢地,他就会从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接纳中得到爱的养分,学会和内心的这份恐慌和解。------(摘自《运城晚报》杰西卡 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