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舞 发表于 2023-4-27 09:48:37

家庭教育,成全父母还是子女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4-27 09:50 编辑



       “如果家长是知识分子,做过老师,像英语单词如何发音,这是可以教的,但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是没有办法替代辅导班的。”江月华(化名)的女儿璐璐就读于一所省一级的重点名校。她的课外辅导学习生涯,是从小学四年级一节珠心算数学补习课开始的,到了如今初二年级,除了一直连续在上的数学科目外,还有英语和语文两门课程。    在江月华看来,学校教育和课外辅导,像是正餐和零食的关系:“现在零食被砍掉了,孩子就有可能吃不饱。家长确实更应该引导孩子把正餐吃好,但还是会担心孩子饿肚子的。”“双减”落地后,来自校外辅导班的助力减少了,女儿做完学校的作业,江月华还是感觉心里不踏实,针对女儿的薄弱知识点,陪着一起买卷子回来做,“有没有效果还不知道,只能继续观望了”。    作为公立学校的一线工作者,杨真从事小学阶段基础教学超过20年。她告诉记者,“双减”政策出台后,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边界和定位得到进一步的明晰:“孩子的教育生态圈中,家庭不应该是学校的简单延伸。相反,在品德塑造等影响人生更为深远的方面,家庭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秋小长假里,江月华给女儿报了一个篮球班、一个跑步班,还给她安排了书法课。“孩子在青春期,不是那么愿意和家长出去玩,‘双减’后有更多的时间,给她报这样一些兴趣班,能够锻炼身体,还可以和同学多交流,比跑出去玩,危险性也少很多。”    市场上,除了蓝球、跑步训练班等运动类培训,艺术兴趣类培训、个人能力类培训同样走俏。公开报到称,“双减”政策发布以来,截止去年9月初,全国体育、艺术类培训相关企业新增了3.3万余家,较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9%。    有分析认为,相关培训机构若按之前“做大”学科类培训的套路,扩大非学科类培训市场,刺激家长的焦虑,那么针对非学科类培训调整的监管措施很快就会出来。-----(摘自《南风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庭教育,成全父母还是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