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舞 发表于 2023-4-7 09:01:53

启蒙孩子的职业理想,父亲不可缺席


我们有“抓周”的习俗,当孩子满一周岁的时候,家人齐聚在一起,在孩子周围摆上各种象征性的物件,比如代表权力的印章、代表医生的听诊器、代表知识的书、代表财富的小算盘等等,让孩子去抓,抓到什么就代表着以后孩子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喜欢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有的人却做着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有的人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工作到退休,有的人却不断尝试新的职业;有的人喜欢从事一成不变的工作,有的人却勇于去开创新的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呢?其实。影响一个人选择职业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一个人的能力、所学专业等,同时也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其中原生家庭的影响占据首要地位。家族成员所从事的职业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比如,汉娜的妈妈是医生,汉娜平时要做妈妈小助手,做一些约诊和接待病人的工作;汉娜的爸爸是海洋学家,在给爸爸的信中她也提到过也许长大后会成为海洋学家。这些经历都会对汉娜的职业设想产生影响。家族氛围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在职业选择这件事上,因受近亲或远亲的影响,有的家族甚至会形成延续多代的影响力,比如曾国藩家族。在了解了家庭对一个人职业选择的影响后,家长们是不是已经开始思考两件事了:一是马上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家族生涯图,你能想到的家族成员所从事的职业,以及自己在做职业选择时,这些人对自己的影响;二是赶紧思考一下自己可以为孩子的职业启蒙做点什么。在父亲节即将到来的时候。爸爸们就可以带着孩子做一次职业访谈,去了解一下家族成员的职业经历吧。访谈内容都包括什么呢?除了姓名、亲属关系、职业名称、工作内容等客观问题外,还包括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对能力、知识、技能以及经验的要求,个人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遇到的挑战和如何应对挑战等开放性问题。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所以访谈四五个家族成员即可。如有必要,访谈的范围也可以扩展到跟自己比较亲密的朋友。访谈结束后,爸爸们与孩子可以开一个小型的专题家庭会议,一起来谈一谈对这次访谈过程和访谈结果的感受,以及对职业的理解和认识。需要特别重视的是,6-12岁的孩子还处于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中,无论是对梦想还是对职业都还不能形成恒定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引导孩子做职业访谈的目的,也不是要帮助孩子找到他以后要从事的职业,而是让孩子了解职业的多样性,帮助他们认识到做好一份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经验,如何去获得这些能力和经验等。这不仅能扩展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了解,还有可能让孩子认识到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形成内在发展动力。长大以后的汉娜是否实现了她的梦想,我们无从知晓,但是这么色彩斑斓、妙趣横生的童年是不是让人羡慕呢?除了学习、职业这些具体的成长课题,父亲能够带给孩子更重要的事,是一个充满爱、信任和力量的童年,不是吗?(摘自《科普时报》昱行 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启蒙孩子的职业理想,父亲不可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