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舞 发表于 2023-4-6 11:38:26

面对青春期孩子,家长不要较劲

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4-6 11:41 编辑

   什么是青春期?孩子自主意识萌发,独立性、自尊心增强,开始否定过去的权威,回避成人的干涉,才会和父母产生隔阂。青春期应对有方法,太严和太松都不行,以下总结了青春期常见的5类问题及应对方式。青春期身体发育   青春期开始得比大家预想得早得多,很多孩子8、9岁就开始发育面对身体变化,月经、遗精等现象,他们常常感到疑惑、羞愧、甚至焦虑,父母们一定要在青春期前,做好沟通,让孩子们有心理准备和科学认知。比如,从庆祝孩子长大开始,通过送孩子小礼物,带孩子买青春期需要的物品等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和孩子谈起青春期的知识。      让孩子感受到有你陪着他,会一直为他答疑解惑、提供支持,他才能安心、平和地迈入青春期。青春期外貌焦虑      青春期的孩子很在意外貌,脸上有粉剌、痘痘,比同学都高或更矮,穿着太土,不够漂亮、身体不够强壮或肥胖等,都可以让孩子尴尬、烦恼。    家长不要一味地轻描淡写,说“外貌不重要”,而是引导他们在合理范围内,科学地追求美。比如,孩子想节食减肥,不要老是督促她多吃,可以带她了解怎么科学地吃,才能既营养健康,又达到减脂增肌的目的;和孩子一起研究怎么合理地实现目标,带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才是帮助他放下焦虑的最好的方式。青春期沟通问题   埃里克森说,青春期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只有形成自我同一性的人,才能拥有稳定的个性。孩子拒绝沟通,逆着家长的想法干,不过是在寻求“独立”,是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途径。如果父母不理解,强加干涉,反而会使他缺少主见、容易盲从,没办法应对挑战。       “逆反期”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在沟通时,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都应该多向孩子传达“我相信你能做到”的信息;当孩子遇到挫折,也不要说“你看,我早就告诉你要如何如何”。用尊重而非藐视的态度去倾听,用平等而非评判的姿态去沟通,我们的话,才能进得去孩子的耳朵。青春期“沉迷”行为   青春期,孩子很易容被小说、游戏、明星等吸引,花费大量时间。家长难免担心他们沉迷。其实,破除沉迷的最好方式,是帮助孩子变“仰视”为“俯视”。比如,孩子爱看网络小说,我们不是着急把他和小说隔绝开,而是保持开放的态度,引导他多谈论阅读体验或对内容、写作的看法。         如果可以,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阅读其他书籍的感受,这样就能帮助孩子跳出情节,思考更多价值层面的东西。当孩子的品味逐渐提高,眼界越来越开阔,便不容易被单一的刺激吸引。青春期“早恋”问题      情感萌动是青春期孩子非常正常的心理变化,并非“早”。家长害怕影响孩子学习,担心孩子受到伤害,总是感觉如临大敌,谈“早恋”色变。而孩子为了躲避家长的苛责或干预,只好百般隐藏,反而给青春期交友和行为问题埋下隐患。   家长理性、平和地面对“早恋”,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也才有机会成为孩子的护盾。我们可以主动暴露自己青春期时的情感体验,分享自己的经验得失。这样既给孩子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也让孩子感到“早恋”原来是可以和父母坦诚沟通的事。恋爱无“早晚”,但有“好坏”、有“界限”,与其整天防着“早恋”,不如多跟孩子聊聊对学习、对情感、对未来的看法,沟通好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李玫瑾教授说,青春期也是“早期教育缺陷的补救期”。青春期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那可能真的要应了那句老话:孩子将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没有哪个父母是完美的,遇到糟糕的境况时,都难免会感到疲惫或变得专横。但只要多想想,自己也曾是那个青春悸动的少年,也做过那么多不太理智的事,便又能多理解孩子几分。-------(摘自“某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对青春期孩子,家长不要较劲